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2日电(初瑀辰)对于因肿瘤、外伤或感染导致颌骨严重缺损的患者来说,失去的不仅是骨骼结构,更是基本的生活品质。许多患者在经历颌骨病灶切除后,面临着无法正常进食、发音模糊、面部塌陷等一系列问题。传统修复方式往往只能恢复部分外形,却难以重建功能,患者长期陷入“有牙不能咬、有口不能言”的困境。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朴松林教授团队和口腔种植科赛音乌力吉教授团队紧密协作,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血管化腓骨双叠移植联合种植牙修复手术,开创了省内腓骨上种植技术的先河。
血管化腓骨移植的技术飞跃
邵女士两年前被确诊为左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肿瘤的持续侵蚀让她的下颌骨逐渐变形。面对邵女士的复杂病情,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朴松林教授团队决定采用血管化腓骨双叠移植技术。历经6小时精细操作,朴松林教授带领团队成功完成肿瘤切除、腓骨截取与移植。术后复查显示,移植骨血供良好,骨高度恢复理想,为种植修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腓骨上种植的技术突破
术后半年,邵女士进行种植修复时,又遇到了新的困难。赛音乌力吉教授在与团队探讨时提出,“腓骨移植术后的患者前庭沟结构消失,活动义齿固位和稳定情况非常不理想,无法恢复真正的咀嚼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依然受限。”经过反复论证,种植团队决定挑战技术极限——在移植腓骨上进行种植修复手术。
为确保手术成功,赛音乌力吉教授的种植团队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术前模拟,精确规划每颗种植体的位置,以保证在一次手术的情况下,同期行钛板取出和种植体植入,这样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手术创伤,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同时,针对此类患者口腔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况,种植团队创新采用改良马龙桥修复方案。这种设计不仅美观自然,特殊的自洁结构更能有效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术后随诊时,邵女士激动地眼含泪光,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效果、咀嚼效率和舒适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哈医大一院在复杂颌骨缺损修复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通过血管化腓骨移植与精准种植的完美结合,不仅攻克了技术难题,更重塑了患者人生。朴松林教授深有感触地说:“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疗心。”未来,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种植科将继续合作探索创新,让更多患者告别"有口难言"的困境,重享美食与欢笑的权力。(完)
犯汉必诛!美国航母在南海大秀武力 遭我军监视
百度 桃花节期间,为了便于游客赏春花,北京植物园专门推出了百种春花花期预报、十大最佳赏花区域。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